浙江传媒学院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8-31 10:40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机遇与战略选择

 

  一、学校概况

浙江传媒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共建的一所高等院校,是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

浙江传媒学院的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学校自办学以来,为中央和地方电视台、电台等传媒机构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2000年,学校划转至浙江省之后启动升本工作,2004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同年12月以良好的成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110月在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中,学校成功申请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成为浙江省第二所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拥有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钱塘江畔的下沙高教园区和江南名城桐乡市。学校总占地1286亩,总建筑面积近61万平方米。其中,下沙校区占地786亩,建筑面积近45万平方米;桐乡校区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动画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化创意学院、文学院、音乐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部、社会科学教学部、大学体育教学部等3个教学部;建有“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等7个省级以上研究机构。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传媒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干,文学、艺术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广播电视艺术学”、“新闻学”和“戏剧戏曲学”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开设本科专业31个,其中艺术类专业15个,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等2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

学校师资充足。全校教职员工总人数973人,其中正高职称81人,副高职称18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1名,省151人才工程各层次培养人才3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教学团队4个,省科研创新团队1个。

学校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达1.8亿元。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5个,播音主持与导训实验室、数字影视特技实验室等21个实验室;22层演播大楼拥有各种规格演播厅17个,是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基地。学校图书馆馆藏各类纸质图书文献96万册,电子图书75万余册,音像视听资料近5万件,已成为我国区域性广播影视资料中心。

学校升本以来,不断强化教学改革在教学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联手行业、产学合作的传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参与),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6个省级重点专业;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建成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省级重点教材19部,先后出版自编教材70部;共有22个项目获得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韩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4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1年经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北爱尔兰奥斯特大学联合建立孔子学院,成为浙江省第九所建有孔子学院的高校,这将有力推进学校办学的国际化步伐。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习近平、张德江、刘延东、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可,每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学校生源数量充足。学校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级文明单位,2008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1年被推荐为全国文明单位。

   二、学校发展路径选择

从专科升格为本科在学校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此之前学校完成了两次创业:“从无到有”的第一次创业和“扩容升本”的第二次创业。从2004年进入本科序列起,学校面对机遇与挑战,开始了立足教学质量提高、坚持内涵发展的“第三次创业”。全体师生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以“敬业、博学、求真、创新”为校训,艰苦创业,积极开拓,敢于创新,努力奋进,直面“两大挑战”,确立“两种意识”,实施“三大战略”,完成“三大转型”。

   (一) 直面“两大挑战”,确立“两种意识”

学校升本之时正值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之际,本科院校数量激增,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压力甚至高于专科院校,巨大挑战同时来自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

内部挑战:由专科办学到本科办学,如何应对“内涵升本”

校园整体搬迁之后,教学硬件基本符合本科办学的要求,但是从一所优质的专科学校到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真正的挑战来自于“内涵升本”。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到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等,专科与本科教育都存在质的差别。尤其是当时的教职工,大部分来自原来的专科学校,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摆脱专科教育的习惯性思维和习惯性做法,提升办学层次,走上本科教育轨道,这是学校面临的首个挑战。

外部挑战:由行业院校改为地方院校,如何应对“体制划转”

学校原有专业设置、人才规格完全依照行业的岗位需要,定点、定量、定质进行培养,学生招生数量、实践教学、就业去向、师资来源、实验设备等都有全国广电行业的强力支持。学校的管理体制转型后,主管单位由国家广电总局划转至浙江省。由此,与原有行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消失了,曾经拥有的行业政策倾斜、资源优势不复存在。学校如何重新定位?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如何选择?是继续强化行业特色,还是转向以服务地方为主?是专做传媒还是综合发展?这些问题不容回避。

面对两大挑战,学校上下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对如何办合格的本科院校,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进行广泛地探讨,深入开展教育思想讨论,深刻分析本科教学的基本规律,认真把握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观,确立“本科教育”和“特色发展”这两种意识。

一是确立注重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本科教育意识”

“本科教育”的外延比较宽,教育理念、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校园文化都囊括其中。但是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育意识”首先强调的是适应本科教育要求,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以此为核心统领全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依据是满足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各种要求。根据学校的办学层次,学科专业的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趋势,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即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和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特征可概括为:基础性、专门性、实践性、适应性、创造性。“基础性”要求本科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科人才区别;“专门性”强调在专门领域内培养专业性人才,与通识性人才区别;“实践性”强调为行业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区别;“适应性”强调在行业内部多岗位胜任度,与岗位性人才区别;“创造性”强调所从事工作并非简单重复劳动,而要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意能力,与操作型人才区别。

二是确立立足浙江、紧贴行业的“特色发展意识”

在一段时间里,我国高校综合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过去的行业性大学划转到地方后更多地走向综合化发展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并不适合我们。长期的行业办学,使学校与广电行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这既是我们的办学传统,又是赖以形成办学特色的根基;另一方面,特色办学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的需要,因为内涵发展是相对于同质化发展的个性发展,是相对于平均发展的优势发展,因而内涵发展将更加注重特色化办学。

通过比较分析,学校要立足行业与区位优势,坚持在密切联系行业、服务地方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特色。只有“植根浙江,面向全国,紧贴传媒,服务社会”,我们才能在发展中找准自身的定位,从而更好地为我国传媒行业发展与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服务。

   (二) 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三大转型”

学校应对挑战的正确思路和发展方向的科学谋划,需要强有力的落实举措。2006年第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推动学校的发展转型,以实现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多科性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

质量立校:夯实本科教育的内涵基础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要务,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兴校之源。学校升本以来始终坚持把教学质量视作学校的生命线,不断充实“质量立校”的内涵要求,着重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抓落实,确保教学中心地位。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重在落实、难在落实。学校提出聚心凝力抓教学、经费保教学、科研促教学、机关后勤服务教学,把人力、财力、物力、精力、智力聚焦在人才培养上,通过制度建设强化教学工作的“一把手”责任制,坚持教学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强化教师教学奖惩机制,积极引导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

二是抓内涵,建设优质本科教育资源。抓内涵建设,首先要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在办学规模的扩大与优质教学资源配置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确保教学质量。面对高校的扩招风,学校保持冷静的头脑,在广电艺术类生源不断攀新高的情形下,从招生源头上严格控制办学规模。目前,在校生总数稳定在10000人左右,人均教学资源占有率明显提高,从而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抓内涵建设,关键在于苦练内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升本以来,学校坚持抓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践基地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动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几年来,学校承担的国家和浙江省“教育质量工程”项目数量和层次均居于同类院校的前列,学生在学科竞赛、专业大赛、出国考研、行业核心岗位就业等方面也都位居先进行列。

三是抓规范,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规范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学质量形成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规范也应着眼于全方位建设。学校通过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形成本科教育的制度规范;通过制定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形成本科教学的质量标准规范;通过提出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建立教学行为规范;通过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培养过程规范。

人才强校:筑牢学校发展的人才高地

人才资源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学校坚持“内育外引、提高质量、科学管理、营造环境”的方针,积极落实人才强校战略。

一是围绕学科专业建设“纳才引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升本以来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高水平专家的“引智”。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一支能够适应本科教育要求,数量充足,职称、学历、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学科专业分布相对均衡,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比较高的师资队伍。

二是着眼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锻炼队伍,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坚持采取“双送”培训制度。来自于院校的教师送行业一线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来自于行业一线的教师送院校培养,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培养一支有理论、重实践、精创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是根据多样化的需求统筹兼顾,打造多样化的人才团队。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学校不仅下力气加强教师队伍,还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的多样化需求,统筹兼顾,着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支撑队伍、专兼职科研创新队伍等四支队伍建设,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形成相互支撑的育人合力。

特色兴校:积聚独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在高校同质化竞争背景下,特色化发展是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选之策。在特色兴校战略实施上,学校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一是优化结构布局,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以特色起家,树立了“广电”品牌,一些专业和学科具有较明显的先发优势,但是存在结构上的先天不足,如学科过于单一、专业面向过窄等。鉴于此,学校提出要正确处理专业化和综合化、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的关系。在坚持专业化办学的同时适度综合化,在已有的文学学科基础上,加强在艺、工、管等学科建设,构筑广播电视和其他传媒行业的支撑学科。另一方面,抢抓机遇,以新兴学科专业为增长点,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建设相互关联度高、总体整合性强的学科群,形成集成度高、集聚度强、体系完备的专业发展格局。

二是推进产学合作,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行业教育特色。我校与广播电视等传媒行业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在管理体制划转后,学校领导清醒地意识到,行业联系不能断,行业教育特色不能丢。升本以来,学校坚持以服务求合作、以贡献求支持、以实力赢地位,切实加强行业联系,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积极构建产学合作的平台与机制,以努力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传媒人才为目标,发挥与传媒行业联系紧密的优势,努力结合高校与传媒行业两种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在人才培养中突出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适应性的行业教育特色,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

2004年升本以来,学校面对“内涵升本”和“体制转型”两大挑战,不断强化“本科教育意识”与“特色发展意识”,大力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在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上大胆创新,在办学层次、发展模式和学科建设上有效地实现了“三大转型”:从优质专科到合格本科的转型;由外延发展向内涵提升的转型;由以文学学科为主的单科性学校向文、艺、工、管协调发展的多科性传媒院校的转型。


第二部分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状况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一)办学定位清晰,注重特色培育

1.办学定位清晰,发展目标清晰

办学类型定位:具有行业特色的、应用性的教学型高校。

学科专业定位:以传媒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干,文学、艺术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具个性的,适合我国传媒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详见第4页“本科教育意识”部分所述)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创办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形成适应地方、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理的层次结构。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紧贴行业,服务社会。

发展目标定位:2020年,努力建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高校。

2.发展规划科学,贯彻实施到位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升本以来,学校相继出台《“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暨中长期事业发展目标》。“十二五”发展规划包括1个学校规划、7个专项发展规划与16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发展规划,体系完备,发展目标清晰,定性定量结合,科学合理。

“十一五”规划实施到位,预定目标顺利完成,具体指标与完成情况如下表:

表1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指标及其实现情况表

指       标

2004年

2006年

“十一五”目标

2011年

在校生规模

全日制在校生(人)

4764

7636

10000

9668

其中:本科生(人)

250

2360

8950

其他在校生(人)

4514

5276

718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数(人)

312

431

580

609

取得博士学位教师(人)

6

16

80

110

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

22.1

23.7

50

78.2

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

34.9

31.5

40

40.4

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人)

3

3-5

9

学科专业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个)

1

2

3-4

3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个)

4

5-6

8

本科专业数(个)

其中:校级重点专业(个)

5

19

30以上

31

省级重点建设本科专业(个)

3

6

国家特色专业(个)

0

2

校级精品课程(门)

18

40

48

省级精品课程(门)

1

3

10

15

办学条件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亿元)

0.4

0.6

1

1.8

馆藏纸质图书(万册)

18.5

50.5

80

96

“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实现预定目标的方法、路径以及组织领导和支撑保障;各二级学院规划科学合理地分解学校发展指标,并明确责任人与具体实施举措,确保任务的实现和目标的完成。

3.紧贴行业服务地方,培育特色凸显优势

学校坚持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行业与地方发展提供人才资源。近三年中,5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在传媒行业就业,毕业生遍布全国各省市传媒机构。学校坚持以面向行业需求的应用研究为主要科研方向,为行业与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年来,学校70%以上的科研项目来自于传媒行业和浙江省。学校坚持围绕行业与地方发展开展社会服务,组建创意产业园,承担中国(杭州)国际动漫节等组织活动,承接行业专业资格考试命题、阅卷任务,开展短期培训与成人教育等。2005年以来共举办国家广电总局培训班等各类短期培训班137期,培训人数逾万人。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意识,坚持走特色兴校之路,树立了从规划立项、项目建设到成果推广的一整套特色培育体系,在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特色和优势不断凸显。(详见第6页“特色兴校”部分所述)

 

 

 

(二)发挥领导作用,实现科学发展

1.审时度势开拓进取,抓住机遇谋划发展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能够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把握大局,开拓进取,善谋发展,推动学校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4年以来实现了学校顺利升本、下沙校区建成使用、桐乡校区建设使用三大突破;及时提出了“第三次创业”的历史任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201110月成功成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试点单位,进一步扩大了发展空间,提升了办学层次,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研究高等教育规律,领导学校科学发展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学历职称总体水平高,9名校领导均具有正高职称,几年来承担了一大批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和研究课题,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研究以及传媒影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论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重理论研究,懂教育规律,善科学领导,推动了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3.坚持民主治校,积极服务师生

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着力在学科、学者、学术、学风、学生等方面追求卓越;推行校务公开,完善教代会、工代会制度,不断提高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能力;坚持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发挥师生的作用,切实解决师生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在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2010年度全省高校领导班子考核工作中,学校领导班子民主测评优秀率70.63%

4.优化干部队伍,提高执行能力

学校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为44.2岁,其中有65.2%的干部取得硕士以上学位,73.9%的干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合理,高学历、高职称比例较高。绝大多数干部具有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的实践经历,管理经验较丰富,综合素质高,执行能力较强,能确保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各项制度、规划得到落实。

(三)抓住人才培养根本,确立教学中心地位

1.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2006年党代会与“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把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本科教育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2007年,《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提出全面实施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2010年,教学工作会议更明确提出要始终坚持育人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把教学质量视作学校的生命线。

2.建章立制,有效保障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将教学工作列入党委和行政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学校和二级教学单位党政一把手为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教学工作汇报、研究教学工作、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管教学校领导每月召开教学例会,及时了解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校领导坚持分工定点联系基层制度、听课制度,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规范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全面推行校、院(部)两级管理,建立校、院(部)两级教学委员会,充分发挥教学委员会的指导、咨询、评估和服务作用;制定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规定,坚持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

3.服务教学,自觉摆正教学中心地位

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已经成为全校各级、各部门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识。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教学工作需要,“十一五”期间,仅在教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投入经费就达到1837.5万元。初步形成了经费与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反哺与促进教学、机关后勤服务教学的局面。

4.机制激励,切实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积极鼓励广大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制定教学工作奖励办法,对教学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教学成果予以奖励。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责任。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奖、职称评聘、进修学习和出国深造等方面,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在教学工作中,涌现出了一批以沈贻炜、何仁富、王挺和何坦野等老师为代表的倾心投入教学工作的好教师。

(四)突出应用人才培养,探索新型培养模式

1.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逐渐清晰

学校通过广泛的行业调研,确立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近年来我们对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内涵不断丰富、定位不断清晰。2004年升本之初提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规格,2009年调整为“实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2010年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提出“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文化传播专门人才”,以及基础性、专门性、实践性、适应性、创造性五大特征。(详见第4页“本科教育意识”部分所述)

2.集思广益,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学校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的六大原则:

一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更加突出专业教育的原则;

二是坚持专业化与宽口径并重,更加注重宽口径的原则;

三是坚持人才培养统一性与多样性并重,更加强调多样性的原则;

四是坚持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并重,更加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五是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更加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

六是坚持个性张扬与社会责任感培育并重,更加重视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原则。

3.顶层设计,构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2005年和2009年两次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一条主线、两种资源、三大体系、四个结合”的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一条主线: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教育全过程。

两种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和行业两种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加强产学合作。

三大体系: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三大培养体系。

四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四种教学组织方式。

(五)主动加强行业联动,开展产学合作教育

1.以省部共建为契机,积极构建合作教育体系

学校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积极搭建国家、省、市三级产学研合作教育架构,寻求与传媒行业、政府部门、兄弟高校和研究机构四方开展全方位合作教育。

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协议,为学校发展和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学校先后与浙江广电集团、湖南广电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香港卫视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教育关系。

2.搭建五大平台,为产学合作育人提供保障

建立全方位合作、互推互助、共同研发的五大产学合作教育平台:

师资共享平台:与行业合作,聘请100余位业内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同时输送教师到行业,与媒体单位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初步实现学校与行业人才资源的共享。

基地合作平台: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组建了“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与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共同组建了“全国媒介素养研究基地”,与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共同组建了“浙江广播电视研究院”等,与杭州市共同成立“杭州创意产业园区”,组建“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实验电视台”。

实践教学平台:在全国媒体发达地区和生源集中地区的160余家行业单位中设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

创新创作平台:成立“湘广学生创新基金”等专项基金,组建教学与创作一体的教师工作室,与杭州电视台等媒体联合搭建学生作品播出、展示窗口。

产业孵化平台:在校内建设产业孵化园区,成立企业管理公司,设立专项基金,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场地、资金等全方位的扶持。

3.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合作育人成效明显

2007年,学校的“联手行业、产学合作,培养广播影视创新人才”项目被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通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形成了“未来主打星”模式、“中广班”模式等产学合作育人模式。

“未来主打星”模式:2006年起,和浙江广电集团联合进行播音与主持专业合作教育试点,通过电视选拔和专业考试挑选一批潜质较好的学生来校学习,由学校和广电集团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配备双导师,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考核,定向就业。

“中广班”模式:2005年起,与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合作培养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优秀人才,双方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并共同实施教学和管理,严格实行优胜劣汰制,由中广协会负责学生实习并推荐就业。

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受到社会和行业的一致肯定,试点班学生一次性就业率100%,部分毕业生上岗不久,就成为业务骨干。该项目2009年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二、教师队伍

(一)教师数量充足,生师比例适当

学校大力引进本科院校的优质师资、国内外高校的优秀硕博毕业生和行业专家,充实师资力量。截止20118月底,学校共有专任教师609人,外聘教师97人(折合教师658人),折合在校生数9796人,生师比达到14.9׃1。传统专业教师数量充足,各新办专业的主干教师有8-15人。主讲教师符合岗位任职资格的比例为94%。根据专业和课程需要合理控制授课规模,其中小班授课门次数555门次,占课程门次总数的19.8%;合班授课门数485门,占课程总数的24.5%

(二)队伍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

学位(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逐年提高。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6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0人,博士和硕士所占的比例达到78.2%;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33人,占54.7%

职称结构: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78人,占总数的12.8%,具有副高职称的168人,占总数的27.6%

年龄结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不断改善,平均年龄39岁,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三)教师德才兼备,师德师风良好

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浙江传媒学院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在每年新教师岗位培训上,设置师德师风建设课程,使新教师加盟学校的第一天就树立起师德意识。

通过“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十佳”的评选,树立师德典范,有效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近年来获得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先进、浙江省三育人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教育系统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十余人次;评选出校级三育人先进集体7个,“师德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教学十佳”等近200人次。

(四)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满意度高

1.以规范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

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详见第26页“重视自查自纠”部分),制定了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建立了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听课制度、校院两级督导制度、常规教学检查制度、学评教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以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学校特别重视鼓励广大教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质量工程建设,以教改和教研促进教学。升本以来,教师参与各级教改项目人次已达2000余人次。(详见第21页“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部分)

近三年网上评教数据显示,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较高,几万条评语中,85%以上表示肯定或赞扬。

3.以科研和创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鼓励教师提高学术水平、艺术创作能力和行业服务水平,以此来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2010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8项,科研经费443.72万元;共发表科研论文612篇,出版专著译著30部;独立拍摄电视电影2部,其中由我校教师团队担任所有主创任务的电视电影《盖世武生》在央视6套播出,获浙江省电影凤凰奖(政府奖)最佳高清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多个奖项。

教师把自己的科研和创作成果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反映了学科前沿动态,拓宽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

(五)重视教师发展,加强教师培养

1.大力开展专业带头人、教学团队的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含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工作,搭建了学科带头人培养平台、国内外高级访学培养平台、教师学科交叉培养平台等,有计划地促进高层次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培养。2005年以来,培养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1人,国内外访问学者45人,教学科研骨干学科交叉培训60人。学校现有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省新世纪151一、二、三层次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学校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校级教学团队19个。

2.实施教师“双送”培养计划

学校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培训和行业任职锻炼,推出了“行业来的送院校、院校来的送行业”的“双送”培养计划。2009年起整体启动送教师到行业一线实践培养项目,共有25名教师参加行业挂职锻炼。

3.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学校实施硕博培养计划,把硕士、博士学历学位进修培养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主要任务;搭建青年教师专业短期进修平台、优质公开课互学观摩平台、新教师岗位培训平台、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平台等。2005年以来,全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近1500人次,进修取得硕士、博士学位140余人。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一)加强硬件建设,有效保障教学

1.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超过国家标准

截止20101231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073.19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85万元,当年新增仪器设备1641.83万元,均超过国家合格标准。实验设备利用率整体较高。(详见第22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部分)

2.实验室与实习场所数量充足,教学设施配备业内一流

学校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5个,校级实验实训中心13个,实验室21,实验电视台1个。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端实验室,如移动式电视高清导播(直播)实验室(八讯道高清电视转播车),承担过亚运会、残运会等100余场大型活动转播工作。

学校现已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160多个,其中包括中央和省级媒体19个,较好地满足了应用型人才行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

(二)构建特色藏馆,满足教学需求

1.馆藏资源稳步增加,有效利用率不断提高

图书馆目前馆藏纸质图书96万册,电子图书75余万册,纸质期刊超过2500种,音像资料近5万件,国内外数据库20个,生均纸质图书99册,生均年进书量(含电子书)超过10册,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标准。馆藏文献内容与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初步形成了以广播影视为重点兼顾基础学科的藏书体系。

全年师生借阅图书共计44万余册,服务人次共计26万人次,主要阅览室每周开放85小时以上,网上资源每天24小时开放,有力地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校园网功能完备,服务教学保障有力

学校加强校园网建设,在下沙校区和桐乡校区实现专网互联,校内所有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都接入校园网,为教师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积极推进网络化管理平台建设,教务系统、招生系统、学工系统、就业系统等构建了校园网信息化管理立交桥,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发挥了积极作用。(详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部分第21页内容)

(三)加强设施建设,满足育人需要

学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超过国家合格标准;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他相关校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利用率高。

2   2011年度校舍等基本情况表

年度

2011

全日制在校生数(人)

9668

校园面积

校园面积()

857325.9

生均占地面积()

88.7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建筑总面积()

244329.4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25.3

运动场所

建筑总面积()

91205

生均体育场所面积()

9.4

学生宿舍

建筑总面积()

278670.4

生均学生宿舍面积()

28.82

注:以上数据为下沙、桐乡两个校区的总和数据。其中学生宿舍因桐乡校区尚有50296.15平方米作预留,下沙校区学生宿舍中有107001.3平方米作为高教园区共享资源,故本校学生生均实际使用宿舍面积为12.55平方米。

学校现有室内外运动场面积91205平方米,生均9.4平方米。有田径场2个,足球场3个,篮球场21个,排球场6个,网球场9个,室外健身场区2片,室内训练场1个,室内练习馆14个及学生活动中心2个。体育场所和学生活动中心及设施能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群众体育活动需要。

(四)优先教学经费,保证持续增长

近三年,学校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持续增长,2010年达到22.37%,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达0.35万元。教学经费投入充足,较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需要。

3 近三年教学经费投入情况表

                        年度

项目

2008

2009

2010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万元)

2333.05

2836.00

3410.46

学校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拨款及学费 (万元)

12437.49

14758.03

15246.45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

18.76

19.22

22.37

全日制在校生数(人)

9056

9285

9668

年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万元)

0.26

0.31

0.35

四、专业与课程建设

(一)专业建设措施得力,专业布局日趋合理

1.专业设置良性发展,专业生态群结构不断优化

学校在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新办专业时,坚持把是否符合学校办学定位,是否符合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作为基本的判断准则。“十一五”期间,根据《“十一五”专业和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具有传媒特色的专业生态群,现有本科专业31个、专业方向4个,呈现“一全二多”的特点:广播电视类专业全(18个),覆盖目录内广播电视艺术类和新闻传播类所有专业;艺术类专业多(15个);目录外新专业多(10个),在国内率先设置了文化产业管理、媒体创意、照明艺术、数字游戏设计等新专业。形成了以广播电视为重点,以传媒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干,艺文工管专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学科专业体系。

“十二五”期间,适时制定《“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提出要“立足传媒行业和浙江省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合理规划和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发展”。学校根据传媒产业与传媒技术发展的新形势,以桐乡校区建设为契机,在两个校区分别形成以广播影视和文化创意为主干的学科专业群,相互支撑,彼此促进,进一步优化专业生态群的内部结构。

2.加大特色(重点)专业培育,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

按照“分类建设、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建设和扶持基础条件好、社会适应面广的专业,对于已经具有特色的专业,着力做精做强。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为国家特色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工程、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动画、戏剧影视文学等6个专业为省重点专业,这些特色(重点)专业对其他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十分明显。

严格遵照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新专业设置的条件要求,重视专业设置的行业调研论证,加大投入,建立自建自查工作制度,积极做好整改工作。在近年教育厅组织的新专业专项抽查中,所有专业均顺利通过,成绩优秀。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运行规范有序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根据行业和社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为“培养实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传媒人才”。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在总结2005版方案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六大基本原则”。(详见第12页“突出应用人才培养”部分)

2.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三大课程体系”

以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要求各专业“适当提前开设专业课程,形成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拓展课课程链条,体现基础本科教育和行业应用性需求相统一的特点”。为此,构建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采取“平台+模块”模式,平台为必修教学环节,模块为选修教学环节,其中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达到20%以上;实行学分制和主辅修制,为学生的自我设计、个性发展保留开发空间。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五个四”,即实践教学四个环节、四个层次、四种教学模式、四大平台和四年一贯制。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文学(含广电艺术类)、管理学各类专业不小于25%,工学类各专业不小于30%,音乐、美术类专业不小于35%

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切实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科研训练项目、学科竞赛项目、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等。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修满10个学分方可毕业。

3.完善配套措施、严格管理程序,保障方案顺利执行

学校出台《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为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提供保障,教务处先后制定《本科生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学分制暂行规定》等配套文件,方案执行情况良好。

(三)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积聚优质课程资源

1.加强课程建设力度,实施三级课程建设方案

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做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课程建设的思路。为解决新建本科院校新开课程多,课程建设起点低的问题,学校出台了《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课程教学大纲管理规定》、《教案管理暂行规定》等多个课程建设管理文件,强化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制定三级课程建设方案,按照“达标课程→重点课程→精品课程”逐级建设的路径,稳步推进课程建设,重视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有效地带动了全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目前,学校有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校级精品课程48门,校级重点课程102门。

2.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围绕专业能力培养的课程链建设

根据培养具有较强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适应性的行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全面修订教学大纲,在确定各门课程核心教学内容的同时,注重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注重对合并及调整后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优化整合。探索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链建设,通过学科模块课程设置,实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文理渗透、素质教育与专业训练并行不悖的课程体系。对《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等全校公共课实施分层分类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详见第31页“完善基础理论教学”部分)

3.特色教材建设卓有成效,网络课程资源不断积聚

根据我校专业特色鲜明、通用教材较少的实际情况,鼓励教师编写出版特色教材。至今已经出版“现代传播”系列教材50余种,并受到业界的广泛好评,成为国家广电总局岗位职业培训的指定教材。学校的自编特色教材已经成功申报7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和19部省重点建设教材。

学校十分重视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建有BlackBoard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精品课程网站、外语学习平台、媒资管理系统和百草园、教学素材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题库系统等教育资源平台。目前学校的网络课程资源使用情况良好,BlackBoard的用户已经超过万人。

(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1.多途并举,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

一是在政策、制度上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大教学改革项目专项经费投入,加大教改项目的立项与评优奖励力度,改革现有教学管理制度与方式等。

二是通过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学竞赛,推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通过开设公开课、示范课进行教学观摩,交流教学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通过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说课比赛等,有效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热情。

三是通过教改立项,深化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三年来,在学校124项校级教改项目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的项目有60项,其中6项为省新世纪教改项目。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广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学校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力推进网络化教学,促进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对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培训,组织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活动,先后有24个教师软件作品在浙江省高校教师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中获奖。学校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门数为1098门,占课程总数的79%2011年,学校又引进了4门优质网络视频课程进行了网络教学的试点。多媒体授课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影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学生反映良好。

3.积极探索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建立科学多样的学业评价机制

积极探索实行开放式、动态性考试管理,鼓励教师实行多样化考试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破校内外考试的界限,鼓励学生参加社会部门举办的等级考试和自学考试,学分互认。把“全面考核”、“过程考察”等理念贯彻到考试中,制订《本科学生学业评价暂行办法》,建立科学的学业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1.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富有传媒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遵循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养规律,突破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提出“实践即实战”的理念,对实验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提出“纵向递进、横向互动的进阶式实验教学改革方案”,打破专业、年级、班级之间的壁垒,构建了“五个四”的实践教学体系。

2.加强实验项目设计和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的开放制度

不断强化实验教学的“实战”性,在各类实验项目的设计中,特别注重综合性实验项目和设计创作性实验项目的设计和管理。2010学年全校开设实验的课程547门,实验项目开出率为100%,现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总数426门,达到实验课程总数的78%

学校不断推进实验室的开放工作,目前全部实验室做到预约开放,全天候开放实验室达40%以上。据统计,全校2010学年共计开放实验室超过67万人时数。

3.发挥“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特长,合理构建实验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实验教师113人,其中高级职称29人,博士4人,硕士53人。一批具有传媒业界经历的专业教师,为进一步稳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实验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三年来共有31项实验教改立项,其中大部分由实验教师主持。

(六)开展合作基地建设,完善实习实训机制

1.开展多形式的产学合作,在校内外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场所

拥有一批稳定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校内的下沙实验电视台和好易购电视购物频道常年可接纳学生实习实训;另外,在全国媒体发达地区和生源集中地区组建实践教学基地160多家,遍布全国21个省市,聘请行业兼职教师100余位,每年可接纳实习学生1000余名。

2.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实习实训的质量管理

成立校院两级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组织实施和监控管理。出台《实习管理暂行办法》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形成制度落实、时间落实、场地落实、经费落实和指导教师落实的“五落实”机制。实践教学专项经费逐年增加,2008-2010年分别为127.04万元、129.48万元、135.67万元。

(七)坚持课内课外结合,广泛组织社会实践

1.重视制度建设,确保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

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计34学时,2个学分;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志愿者服务等纳入第二课堂实践学分,要求每一位学生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把教师的社会实践指导工作纳入教学业绩考核,并给予工作量补贴。近三年,共计有近500人次教师参与指导、带队社会实践。

2.结合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形式多样

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社会科学教学部等部门联合组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组织、实施机构。近三年,共投入暑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60余万元,组织社会实践团队305支,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政策宣讲、社会调研、文化交流、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共有8个团队获浙江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个社会实践基地获浙江省优秀基地,1个项目获浙江省志愿服务优秀项目。

(八)坚持在规范中创新,改进毕业论文工作

1.强化分类指导:一个目标、多种形式、多元标准

浙江省教育厅对毕业论文的内容和格式有指导性的意见,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并不适合我校的一些艺术类专业。从2008年起,学校先后出台《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暂行办法》和《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对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分类管理,提出了“一个目标、多种形式、多元标准”的分类指导原则。一个目标即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多种形式即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毕业设计、论文或者作品等形式;多元标准即不同专业、不同形式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目前,学校的文史理工管理类专业继续执行教育厅论文写作要求,艺术类各专业以作品创作为主,毕业论文为辅。

2.明确教师职责,加强论文写作指导

学校对论文指导教师指导的人数、次数、工作量有明确的规定,以保证质量;在工作量计酬、教学业绩考核中予以倾斜,鼓励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每年设立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的评比,三年来共有55名教师获奖。

3.重视过程管理,建立质量反馈机制

明确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对选题、开题报告、论文评阅、答辩等关节点进行抽查、反馈并督促整改。坚持毕业论文的外审制度,每年聘请校外专家对毕业论文进行评审。

通过几年的努力,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作品)质量明显提高,各专业选题综合性和专业性较高,难易适度,平均93.9%的毕业论文(设计、作品)在实践中完成。2011届的论文优良率达60%2011届毕业论文(设计、作品)展出评比中共有43件作品(论文、设计)获奖;设计艺术学院的毕业设计展在杭州市会展中心展出,受到社会各界好评;4位毕业生的摄影作品个人联展《因抗特》引起《青年时报》等媒体的高度关注。

五、质量管理

(一)队伍结构合理,人员素质较高

1.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合理,服务意识强

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共66人,其中正高职称11名,占16.7%,副高职称11名,占16.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43人,占65.2%;平均年龄35岁,平均从事教学管理3年以上。

4 教学管理人员结构表

类别                        项目

人数

比例

备注

学位

结构

博士

7

10.6%

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共计66人,其中校级教学管理人员21人,二级教学管理人员45人。

硕士

36

54.5%

职称

结构

正高

11

16.7%

副高

11

16.7%

年龄

结构

35岁以下

43

65.2%

36岁以上

23

34.8%

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强,多人次被评为省、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学校教务处在机关绩效考评中连续三年位居前五名。

2.定期开展人员培训,主动参与教学管理研究

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打造学习型教学管理团队。每年暑期召开由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参加的教学工作研讨会,同时对教学秘书进行业务培训;2009年和2011年的暑期,组织各二级学院和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20多位教学管理人员赴英国、美国高校参加培训,深入了解欧美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促进教学管理水平提高。

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主持参与相关课题,撰写教学研究论文,成果突出。

5 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研究成果一览表

项目

国家教学成果奖

省级教学成果奖

校级教学成果奖

省级教改项目

校级教改项目

教学研究论文

数量

1

4

28

18

82

28

备注

参与

主持

主持

主持

主持

本学年,第一作者

(二)注重规范管理,健全教学规制

1.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出台了包括教学组织管理、教务管理、教师与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基本建设和实践教学管理在内的60多种管理文件,编印了《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其内容涵盖了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使整个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教学计划等教学基本文件齐全、规范,教学管理流程清晰,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明确,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2.科学有序管理,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加强规章制度的宣传学习,使广大师生了解、掌握教学规范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增进对教学管理制度的理解和认同。实行《二级学院教学绩效考核办法》,健全二级学院考核机制,推进二级教学管理。注重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根据学校教学奖励办法对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等实行奖励和表彰。对违反教学规章制度的教师,严格按照《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进行处理,三年来共处理教学违规违纪事件27起。

(三)重视自查自纠,构建质量体系

1.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自我评价制度

学校成立了质量管理的常设机构——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初步构建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由教学质量保证组织系统、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测分析和改进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关键环节、质量标准、责任人、监控单位以及运行流程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实现了“工作有规范、管理有标准、过程有监控、结果有评价、反馈有落实”的良性循环。

2.措施落实到位,形成良性循环

坚持开展常规教学检查,完善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制度,建立健全二级教学督导制度,组织学生评教,健全教学信息员制度。

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机制,将教学运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以及整改意见,通过“咨询单”、《督导简报》、数据分析报告、《检查通报》等形式反馈给二级学院(部)。每学年结束,由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如实向教育主管部门上报教学运行状态数据,并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形成学校教学质量年度分析报告(《教学质量白皮书》),向全校公布。

六、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一)齐抓共管,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1.以八大工程建设为平台,完善制度和机制建设

学校坚持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施学生工作“八大工程”。不断完善“校、院(部)两级管理,以院(部)为主”的学生工作体制。进一步明确学校和各院学生工作职责与权利。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出台《班级学风建设评估条例》等一系列学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汇编成《学生手册》,并认真组织学习和考查,使同学们熟知校纪校规并努力转化为自觉行动。

2.以学风建设年为抓手,着力推进全员育人

2011年是我校以抓课堂教学为重点的“学风建设年”。学校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开展师生共建活动,积极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明确教师是课堂教学组织的第一责任人,落实辅导员的听课制度。各行政部门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和贴近学生,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指导学生做人做事。

(二)正面引导,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1.正面引导,勤奋好学精神显现

注重正面引导,通过各类评奖评优,营造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日渐浓厚。三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先进集体称号18个,评选校“文明班级”27个,“学风特优班”17个,“文明寝室”544个;获得省级以上先进个人称号7人次,省优毕业生244人,410人次获得校外奖学金,18422人次获得校级奖学金。

2.激发热情,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通过强化新生始业教育,结合专业学习,培养专业热情,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各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全面开展早晚自修,播音、表演、舞蹈等专业的学生早自习采用了晨跑与练声、练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线。

在公寓设立通宵自习室,设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自觉自主学习提供方便。图书馆每天接待学生达1000人次,学生每年借阅学习资料超过40万册。暑期考研自习室利用率超过80%以上。学生考研、出国的积极性和录取数逐年提高。(详见第36页表7:近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3.自觉遵守校规、考风考纪良好

加强对监考教师的培训和学生的诚信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考试期间,营造“诚信应考、作弊可耻”的氛围,学生主动签署诚信应考责任书。对考试违纪作弊的学生,一经发现即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学生普遍勤奋学习、遵章守纪,违纪率逐年降低。

(三)发挥优势,塑造特色校园文化

1.积极培育传媒特色校园文化

2009年成立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深化“舞台=课堂”的理念,积极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定期举办礼仪文化节、校友迎新晚会、影视文化艺术节、“春鸽送暖”媒介素养支教等活动。2010年我校礼仪文化获得教育部校园文化品牌评比一等奖,提升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校园文化服务社会影响面广,学生参与热情高、人数多。

2.大力推进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

加强对学生社团、学生艺术团的指导和管理,编印《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社团工作手册》,目前全校共有学生社团109个,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达到在校生80%以上。新闻记者协会获得“全国百佳社团”和“浙江省最具深度新闻社团组织”;校社团、指导教师、社团干部三年来获得20余项省级奖项。

3.点面结合,学生科研创新工作实现新突破

重视学生的科研创新和艺术创作,坚持点面结合以面为主。先后制定《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和《大学生创新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扶持学生科研创新和艺术创作,2008年以来立项350余项,直接参与学生近1500人。

(四)专兼结合,建立指导教师队伍

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

健全校院两级学生工作管理机构,成立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共有专职辅导员59人,一线专职辅导员在岗人数为48人(不含党总支副书记),按照目前在校生测算达到1200的师生比例。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中心,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2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12名。

2.强化政策激励、有效构建师生交流机制

2008级开始,为每个本科班配备一名班主任,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生涯规划、成长成才等。规定新进青年教师在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时必须担任1-2年班主任。定期举行学生工作现场办公会,学校党政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学生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解决实际问题。

(五)齐抓共管,全面做好学生服务

1.加强学习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通过实施导师制、教师工作室制,加强专业教师、班主任对学生专业学习、学科竞赛、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指导力度。对新生班级,强化新生入学教育和生涯规划;对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对毕业班学生重点开展就业创业指导。

2.职业生涯指导一以贯之、形式多样

充分利用“朗途职业规划测评系统”,把职业生涯规划与新生始业教育紧密结合,大学四年中不间断地学习《传媒就业与职业生涯导航》,制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在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我校囊括“优秀组织奖”、“十佳规划之星”、“优秀指导老师”等所有奖项。

3.推进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2010年建立创业孵化中心,全面服务学生自主创业,筹措创业基金100万元。目前已有14个创业项目和6支电子商务团队进驻孵化中心,其中4家企业获得共计17万元的创业基金资助。这些创业团队的创业项目涉及影视制作、形象设计、动漫服装制作、水墨动画研发等,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相关。

4.强化信息平台搭建,有效地提高就业能力

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以《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课》为主阵地,加强对毕业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充分发挥“高校通”短信平台和就业服务网功能的作用,每年给学生发送各类就业信息达250余万条,提供了6000余个岗位机会。每年举办夏季和冬季2场大型招聘会,每场招纳330余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了6500余个就业岗位。成效明显,深得广大师生的好评。

5.健全困难生资助体系,促进学生自强自立

三年来,共有1090人次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助学贷款495.46万元,发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励志奖学金计1368.7万元;三年发放校内奖学金1191.43万元,勤工助学金200.64万元,贫困临时补助金146.23万元;累计设立校内勤工岗位1710个,发放勤工津贴超过190万元。

6.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努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中心积极为全校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生命辅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近三年建立了7507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设5门心理健康教育课,共上课448学时,开设相关讲座44次;接待咨询学生近700人次,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实施有效危机干预139人次。

7.密切跟踪毕业生,及时了解校友发展情况

每年开展学生就业工作满意度调查,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问卷调查、浙江传媒学院校友问卷调查、二级学院学生就业工作满意度调查、走访用人单位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从2009年起编制《就业白皮书》,为学校今后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及教学实践工作了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七、教学质量

(一)优化内容,创新方法,增强思政教育功效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普遍推行专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将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贯穿教学全过程,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生命成长教育融为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该项目被列为省级教改项目。

积极推广问题教学、参与互动、自主学习、案例分析、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方法、手段,并结合传媒类艺术学生特点,开展视频影像资料辅助教学。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课程教学,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征文比赛,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近三年来,思政理论课教师学评教平均得分为93分。社会科学教学部多位教师被评为校级“师德标兵”、“教学十佳”和“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并有省 “教学名师”1人,省“教坛新秀”1人,获省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人。

(二)坚定信仰,志存高远,展现时代精神风貌

广大青年学生坚定政治信仰,志存高远,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过去三年中,大学生党员数量总体平稳增长,保持在学生数的12%左右;学生申请入党人数超过7000人,学校党校每年培养学员超过2000人。

广大学生传承了“敬业、博学、求真、创新”的浙传精神,涌现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管理学院学生陆骁,为白血病患者捐赠造血干细胞,2010年当选为“感动下沙”十大人物。新闻学院学生杨松,深入艾滋病高发区采访,创作出版21万字的报告文学《“艾”情紧急》,受到凤凰卫视、《北京青年报》等国内40余家媒体的关注,2008年荣获全国优秀学生干部、浙江省“十佳大学生”和浙江省“五四奖章”等。

在校学生展现出良好的时代精神风貌,积极报名应征入伍(三年共计25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目前,在校注册志愿者5106人,超过在校生比例50%,志愿服务基地9个。志愿服务与专业教育结合,通过参与校外大型展览活动的策划、讲解、宣传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夯实基础,分层教学,完善基础理论教学

1.教学资源向基础理论和技能教学倾斜

学校坚持优质教学资源向基础课程倾斜,共有181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学科)基础课建成校级网络课程、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占全校课程建设总数的60.3%,以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为主要目的教改项目共34项,其中省级教改项目7项,占全校总数的21.1%

2.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学校分别出台相关政策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进行改革,效果显著。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学生大都要求通过大学英语三级,但我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大部分通过四级。近三届毕业生中,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分别为59%61.1%66.4%,六级通过率分别为23.6%32%40.6%;计算机一级通过率分别为80.5%91.7%86.1%。近三年,非播音专业在校生参加全国普通话水平考试7500余人,100%达到二级乙等或以上水平。2009年,在省属院校中率先建成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2011年,获得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

3.毕业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考研率逐年提升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2008年前,我校的考研率(包括国内考研与留学读研)在全省高校中处于下游;2009年提高至10%2010年考研率达到11.5%

(四)强化专业,突出实践,力求所学能为所用

1.重视专业教育,反映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数据稳定

学校始终把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更加突出专业教育的原则。我校近三届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全国普通话水平考试,一级通过率分别为96.6%96.8%95.3%;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工程等工科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二级通过率分别为98.6%96.6%96.4%。近三届本科毕业生中,学士学位授予率分别为99%96.7%96.3%

2.毕业生就业理想,专业对口率高

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好,专业对口率高,近三年毕业生从事本专业或专业相关岗位的比例分别为84.1%91.9%81.7%2010年浙江省广电集团面向全国高校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85名,最后我校毕业生独占41名,占近一半名额。毕业生考研出国与本科专业紧密相关。2010年,国内研究生考取专业与大学所学专业相关的占71.4%;国外研究生考取专业与大学所学专业相关的占82.7%

3.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专业大赛

我校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电子设计、多媒体、英语演讲等学科竞赛,获奖数232个,其中国家级奖10项,省部级奖78项。

(五)身心健康,兴趣广泛,培育良好审美情趣

1.重视体育,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高

重视体育,开设13门体育选项课,制订并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定期举办并参与各项体育比赛和运动会,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学习需要。做好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定期测试工作,近三年达标率分别为88.8%86.9%88.2%

2.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全方位培育艺术素养

学校依托专业学科优势,开设音乐、美术、摄影、影视、戏剧戏曲等各类艺术教育课程100门(平均每学年开设30余门),深受学生欢迎,三年来选修人数达到5543名。《西方艺术史》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双语课程;《中外礼仪基础》、《声乐演唱》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

积极搭建艺术活动平台,组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文化艺术类社团活动。2009年成为首批浙江省大学生艺术团分团;连续三年参与教育部“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校影视爱好者协会等6个艺术社团获得省级优秀社团称号;凡石文学社、那兰之侯动漫社还获得浙江省“十佳大学生社团”称号。

定期举办社团文化节、影视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文化艺术活动,举办各类人文艺术类讲座,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详见第28页“塑造特色校园文化”部分)

(六)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教学效果广泛认可

1.师生对教学工作和教学效果评价较高

学校通过定期督导评教、学生网上评教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师教学水平评价。评教结果表明,教师的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教学工作和教学效果比较满意,近三年所有课程学评教平均成绩超过92分,其中得分超过90分的课程比例超过82%

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通过问卷调查,近92%的教师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表示满意。

1 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统计

 

2.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明显改善

调查问卷显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总体上持肯定态度,认为升本以来学生的学习状况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通过“学风建设年”活动,学风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平衡。

2 教师对学生学习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统计

注:1.学生学习状况总体较好;2.升本以来,学生学习状况呈上升趋势;3.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学习状况有较大的差别;4.通过学风建设年建设,学生学风有了明显改善;5.学生学习状况普遍较差。

(七)学生满意、社会认可,学校声誉不断提高

1.社会评价高,新生报到率高

近年来,学校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中国校友会网将我校评为体育艺术类三星级高校(浙江省仅有三校入选),评价为“国内知名、区域一流”。2008年以来,收到社会各界捐赠近1000万元,并设立了浙广、中广电、中国移动等社会奖学金,共计107万元。近三年来,我校先后被《光明日报》、《浙江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百余次。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2011年我校艺术类专业全国报名总数近44000人,实际录取为1266人,录取比例不到3%;文史理工类各专业在各省的录取平均分与各专业在各省所在批次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大。2009-2011年,学生报到率分别为98.7%98%98.6%

6  2011年招生情况一览表

省份

批次最低控制线(分)

当年录取平均分数与批次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浙江省

431

382

89

102

福建省

473

460

91.13

110.96

黑龙江省

462

465

90.29

79.73

吉林省

437

443

72.78

79.5

云南省

445

380

67

79.4

湖南省

528

492

53

65.75

天津市

460

429

33.56

60.2

安徽省

510

477

38.58

53.67

江西省

484

474

45.86

50.1

河南省

515

531

47.4

46

上海市

412

393

25.57

45.14

河南省

515

531

47.4

46

2.毕业生对学校评价高

毕业生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体评价高。调查发现,47%的我校毕业生对于自身的动手能力及社交能力有着充分的自信与优异的表现,其次是专业知识与创新精神,占据了37.4%。调查结果体现了学校提供的专业传授与鼓励实践的学风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发挥所长起着积极的作用,获得了学生的肯定。

3.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高

各用人单位对于我校人才给予充分肯定。通过调查,在“贵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一项,91.5%的单位均填写“满意”或“比较满意”。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工作创新、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四个方面的满意度高,其中“专业素养”评价最高。

3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评价示意图

毕业生专业基本功扎实,上手快,逐步成长为各级媒体的中坚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校友中获中国新闻最高奖“韬奋奖”2名,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7名,中国播音主持最高奖“金话筒奖”10余名,中国新闻奖20名,百优节目主持人13名,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4名,中国电视金鹰奖3名,中国电视飞天奖1名,中国播音主持奖3名等。

(八)保证就业,促进升学,确保学生成才成人

学校不断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切实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近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3%以上,且不断攀高,就业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就业质量有较大的提升。学生对学校的就业工作普遍表示满意。

7 近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届 次

就业率

签约率

国内考研率

出国留学率

2009

93.6%

60.0%

4.7%

5.3%

2010

95.6%

61.6%

6.4%

5.1%

2011

95.9%

65.8%

6.6%

5.9%

(九)面向行业,服务社会,专业性适应性并重

学校人才培养紧贴行业发展,服务地方社会,培养广电传媒行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就业结构多元化的同时呈现专业化,就业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毕业生主要流向集中在电视台、电台、报社、出版社、网络媒体、传媒类公司等广电传媒类单位,占就业总人数的50%以上;从就业单位级别看,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省市级单位,占就业总人数的90%以上;从就业类别看,升学和出国深造人数显著增长,均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6%以上;从就业区域看,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都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浙江,占就业总人数的60%以上;从专业对口率看,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与实际所学专业的匹配度达到80%以上。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升本以来,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建设成效显著。但由于发展速度较快,本科办学经验不足等多种原因,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对此,学校始终保持清醒的意识,2010年以来通过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师资工作会议等,不断加深认识,排查问题,攻坚克难,先后出台教学工作的“六大重点工程”和师资建设“四大工程”。本次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为学校查找差距带来了新的契机。对照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自查自评,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校确实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切实地进行整改。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一)教学理念转变相对滞后,改革推进力度尚需加大

1.具体表现

一是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传媒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相对滞后。以生为本、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尚未全面确立;对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意识的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干部和教师中存在自满情绪。

二是学校干部队伍整体状况与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需求存在差距。虽然近年来,学校干部数量和素质能力都有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干部,视野不够开阔,科学管理、宏观决策的能力不够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有所不足;有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执行力和服务意识有所欠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

三是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改革的受益面需进一步拓宽。目前,改革主要限于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行业制度层面的瓶颈制约了改革的深层推进。

2.原因剖析

一是由于学校在升本转型的同时,也面临行业院校向地方院校的转型,在发展路径选择上没有现成模式可供借鉴,因此在探索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方面,因循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着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专科教育的事,本科教育就是要培养学术人才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也残留着专科教学的习惯思维,对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重大区别认识不足,存在把专业教育等同于岗位培训,把能力培养等同于职业技能训练的认识误区。这两种似是而非的错误倾向或显或隐地干扰着学校政策方略的落实和执行,造成部分干部和教师思想上的混乱。

二是尽管学校非常重视干部和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广泛开展教学理念的大讨论,但是在升本初期,学校领导忙于新校区建设、人才引进、学科专业布局的拓展和优化,教师在承担大量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完成自身转型,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观念学习和转变的效果。相对于教学条件建设,学校在软件建设方面步伐相对滞后,在深入研究学校制度建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与教师培训、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建设等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

三是由于学校升本转型的时间短,较之成熟本科院校,干部的成长经历较短,后备干部储备不足。学校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干部,新干部主要从本校选拔,来源相对较窄,提拔数量较大,理论修养和工作经验参差不齐在所难免。一些干部埋头于事务性的工作,主动学习意识不强。

四是由于联手行业、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改革尚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在具体操作中困难较多。一些传媒行业之外的机构对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必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学校的学科建设刚刚起步,服务行业、地方的能力还不够强,拓展传媒机构参与合作的优势还需进一步加强,横向合作的渠道和机制还不健全。

3.对策与措施

一要以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契机,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明确学校进一步发展目标和主要举措。“提升质量、注重内涵、强化优势、特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规划提出的“努力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文化传播专门人才”,将成为学校今后一段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目前正在建立“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推进机制,从组织领导、宣传发动、经费投入等方面采取配套措施,保障规划的全面落实。

二要继续深入开展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推进教育教学理念的进一步转变和更新。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及其整改工作为抓手,广泛发动,虚实结合,继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属性特征及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和基本要素等方面深入开展探索与创新,努力培养社会满意、家长放心、行业急需的传媒人才。

三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作风年建设,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坚持选拔和培养并重,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大力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和完善适合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权利运行机制、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正常的干部进退机制和干部培养机制。适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长期空缺的学院正职人选,全面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加强和完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齐配强领导干部,抓好党政联席会议等议事决策机制的落实;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修订出台新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树立“重实绩、重能力、重效率、重服务”的用人导向,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激励鞭策干部,切实提高干部的执行力和服务意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中央党校联合开发党员干部远程自学平台,围绕学校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升开展系列教育政策法规、传媒发展、管理知识、执政能力、业务能力等方面教育培训,通过多岗培养、交流任职、挂职锻炼、送出培训、学历提升等措施,全面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四要认真落实省部共建协议,努力提升主动服务行业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深化产学合作。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协议,为学校的产学合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要通过省部共建协议的落实,进一步理顺产学关系,巩固已有的合作平台,不断深化和细化产学合作模式。学校已经成立发展合作处专司产学合作之职,继续教育学院负责国家广电总局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科研处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横向课题,开展临时性合作、契约性合作和一体化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不断深化和细化产学合作模式。学校将不断改善人才培养的条件和环境,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推进产学合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服务教学、支撑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机制,使更多的专业和学生在产学合作中受益。

五要在桐乡校区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教育模式,通过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以及国际学院的设立,拓展校政合作办学和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新领域。充分利用桐乡校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尝试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合作教育模式,有效利用地方政府在人才培养上的资源优势,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文化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现高校与政府的共赢。在桐乡校区筹建国际学院,主动引入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传媒卓越人才。

二、教师队伍

(一)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教师培养培训仍需加强

1.具体表现

一是教师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保持总量平稳增长的同时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但是仍然存在结构性不平衡问题。教师队伍年龄梯度不够合理,年轻教师比例偏高(详见表8:“近三学年专任教师年龄结构统计表”);具有海外教育背景和出国进修经历的教师数量有限,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比较低;学科专业分布不均衡,一些新办专业缺乏高职称师资。

近三学年专任教师年龄结构统计表

年 龄

学 年    

35岁以下

36-45

46-55

56岁以上

合计

2008-2009

人数(人)

260

175

98

14

547

比例%

47.5

32

18.0

2.5

2009-2010

人数(人)

272

180

107

26

585

比例%

46.5

30.8

18.3

4.4

2010-2011

人数(人)

279

181

119

30

609

比例%

45.8

29.7

19.5

4.9

二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教师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少量来自行业一线的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不足;部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三是在国内有影响力、有知名度的领军人物不足。近年来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迅速成长,但是能占领国内学术制高点,能主持国家、社会、行业重大科研和艺术创作项目的教学名师、学科专业带头人、艺术创作领军人才数量偏少。

2.原因剖析

一是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吸引力不足,困难较大。升本以来学校确立“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学科平台不够高,整体实力不够强,对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缺乏吸引力;学校所在城市生活指数偏高,房价居高不下,让人望门却步;一些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和紧缺专业国内人才储备总量不足,高水平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极大地增加了引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的难度。

二是现行的教师激励措施、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激励措施,但相对于科研奖励,对教学的激励,措施偏少,力度不够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积极性。现行的教师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比较单一,缺少分类指导,不利于不同类别、具有不同特长的教师发挥才能。

三是师资培养培训的受益面有待拓宽,针对性有待加强。学校已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但是由于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较快,大量小班化授课、实践教学使得专业教师缺口加大。近几年学校引进了一大批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其中从高校毕业的首次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比较多。年轻教师学历较高且富有朝气,但是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教学经验积累和行业实践的锻炼,对教学型高校的教学特点、对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不够,且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适应、思考、接受培养的时间较短,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能力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差距。相对新到岗教师数量,行业单位培训培养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培训成效还不够理想。此外,学校虽然建设了一批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但是部分跨院系的团队合作载体不多,合作机制尚未完善。

3.对策与措施

一要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20115月,学校召开了师资工作会议,讨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建设重点和路径,明确了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整体提高”;加大经费投入,力争2011年至2015年累计投入3000万元左右作为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

二要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四大工程”,强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学水平。根据学校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目前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学校启动实施了“四大工程”。具体包括以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目的的“高端人才培育工程”,以提高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为目的的“教师海外发展工程”,以培养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为目的的“青年教师发展工程”和以提高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为目的的“教师国内多样化培养工程”。同时,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更加关注教师的整体发展和人性化管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三要“引、聘、送、带”多管齐下,解决领军人物缺乏、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的问题。实施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计划,加大从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探索以重点学科为核心,以省级以上研究基地为载体,组建由学科带头人、优秀创新创作人才组成的创新创作群体;继续聘请一批行业专家、知名学者担任特聘教授、青年教师导师,举办学术讲座,指导实践教学;加大力度选送教师到海外高水平大学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创造条件支持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高级访学;加强新教师上岗培训工作,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导师,做好“传、帮、带”工作。

四要以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抓手,改革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推进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管理机制。不断优化评价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潜心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2010年学校出台《浙江传媒学院教学奖励暂行办法》,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学习评价与考试方式改革,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专业与课程建设

(一)新建专业发展不够平衡,专业生态有待继续优化

1.具体表现

一是专业发展不平衡,部分新办专业整体实力不强。老专业与新专业、重点专业和普通专业、新专业和新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个别专业内涵建设不足、后劲乏力;部分新办专业学科根基不够扎实,师资队伍建设比较薄弱,发展思路不甚清晰。

二是专业整体优势不够明显,优势品牌专业偏少,辐射能力有待提高。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集中在广播电视领域,目前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等6个省级重点专业;尽管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但是总体数量偏少,办学水平不够高,在国内的影响力和示范辐射作用还不够明显。

三是专业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专业总体布局有待拓展。学校现已经形成涵盖广电传媒全流程全方位的专业群,相互支撑相得益彰。但是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也给专业定位带来很大的困难,一些专业要么越办越窄,要么越办越近,要么越办越泛,专业建设上画地为牢。随着桐乡校区的落成,学校将逐步形成广播影视和文化创意“两翼齐飞”的人才培养格局,一方面各专业获得了优化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使得这项工作更具紧迫感。

2.原因剖析

一是由于我校是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历史还不到10年,31个本科专业中毕业生不足三届的新专业有18个,占了近三分之二,这些新专业办学时间短,缺少必要的积淀。

二是由于传媒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对人才质量和规格的需求变化较快。近年来学校顺应社会人才需求形势创办了相关新专业,设置了数字媒体艺术、媒体创意等9个目录外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但是,这些新专业学科复合跨度较大,人才培养的口径要求更宽,而学校缺乏多学科支撑,例如培养媒体经营管理人才需要的经济类学科至今尚未布点。

三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几次对院系的设置进行了调整,部分专业的归属学院发生了变化,处于调整前后不同学院的专业群中,其建设思路、专业支撑等方面也发生了改变,不利于专业发展的连续性和办学特色的探索与积累。特别是2009年,为了准备桐乡校区的兴建,构建多校区办学模式,同时考虑到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学科专业归属的新变化,学校大幅调整了院系设置,这是应对社会发展和学校自身发展的必要举措,但也给专业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3.对策与措施

一要根据学校“十二五”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做好新专业申报和验收工作,落实新专业建设各项措施。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新专业建设的领导,强化“专业所在二级学院院长是专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专业负责人是专业建设的直接责任人”的问责制度,稳步拓展本科专业数量,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使本科专业数达到40个。进一步做好新专业申报和举办前的调研规划工作,明确专业定位,厘清发展思路;加大对新办专业的管理与评估力度,坚持自评自建与外部评审结合,建立专业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机制。

二要实施专业结构优化工程,完善学科专业布局。专业结构优化工程是我校“十二五”教学工作的“六大重点工程”之一,该工程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要求,针对学校专业学科面向较窄,整体优势不够突出等问题,通过新专业建设项目、传统专业改造项目、重点(特色)专业培育项目等项目的建设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拓展和完善学科专业布局。抓住教育部即将公布新的本科专业目录的契机,结合两个校区建设的需求,认真研究学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对应的专业建设规划,在下沙和桐乡校区分别形成主干专业和相关专业互为支撑的学科专业生态群。

三要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做强做精特色(重点)专业,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对已有的国家特色专业和省重点建设专业,坚持高标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争取在全国、全省成为同专业建设的标杆。努力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色专业群,以国家特色专业为龙头,省重点建设专业为第二梯队,校级重点专业为基础,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大力扶持,整合资源,建设富有传媒特色的专业群,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再建成若干个品牌专业。

四要以落实浙江省“十二五”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全媒体背景下卓越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契机,重视因材施教和分层教育,从不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出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尊重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办学传统,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性,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实施分层教学;通过扩大“主辅修制”的学生比例,开设第二专业,使学生接受学科交叉培养,培养适合传媒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复合型“ABC”人才(艺术+经营+技术);完善“未来主打星”、“中广班”、“教师工作室”等教学模式,并不断总结推广,使更多专业学生受益;建立“游学”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行业见习、国内交流、海外学习的经历,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二)课程内容更新不够及时,教学方法创新亟待加强

1.具体表现

一是学校已经初步构建了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但是课程的教学内容还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些专业在课程安排和衔接上欠合理,在引导学生迅速进入专业学习、提升专业兴趣方面还有所欠缺;一些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够清晰,有的内容相互重复,有的内容缺少关联;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信息量不足;还有一些专业核心课程缺乏必要的理论性和深度,部分课程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

二是课程教学模式方法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部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仍以教师教授为主,个别教师还存在照本宣科现象;有些教师在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上不够合理,简单地把课件变成板书的电子版;利用网络辅助教学不够广泛,没有真正体现网络时代的学习特点;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也较多地沿用传统方式,评价方式不够多样化。

三是精品课程建设成绩突出,但是对全校其他课程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尚不够明显。近年来,学校共有1门课程获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在2010年全省精品课程检查中,3门课程全部“优秀”。这些课程建设水平较高,但是总体看,示范效应不够理想,大多数课程网站使用率不高,课程的推广示范效果不够明显。

2.原因剖析

一是由于传媒类专业所依托的学科和行业变化较快,对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难度;课程的整合和调整涉及教师的课程安排等切身利益,部分教师思想尚未统一;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理论认识和学术研究上的不到位及实践上的困难,使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更新的步伐相对滞后。

二是由于部分教师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忽视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习惯于按原有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学。一些教师专业知识技能丰富,但是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技能缺乏学习,了解较少;某些来自行业一线的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突出,但是理论功底比较薄弱。

三是由于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需要教师在时间上和精力上有更大的投入,改革也需要承担一定的失败风险和压力,导致教师在教学模式方法和考核评价的改革上存在一些顾虑;现代教学技术的培训对教师来说费时费力,部分学生习惯于应试教育“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和“划重点”的备考模式,对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的改革响应不够。

四是由于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教学改革缺少配套的管理措施。教学模式改革必然带来对原有机制的突破,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已无法应对诸如教学工作量计算、教学评价、教学设备条件、教师考核、行业合作等方面的问题。教学改革的推广应用与建立长效机制迫切需要新的教学管理方式方法改革与制度建设。

3.对策与措施

一要积极推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学校在2010年新出台了《浙江传媒学院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施方案(2011-2015)》,启动以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为突破口的“3441”教改新模式:即实施3类立项方式(评审性一类项目、备案性二类项目、培育性三类项目)、4个立项层次(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四级点面结合)、4种立项性质(培育性重点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自筹资金项目)、1个重点专项突破口(“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创新”专项重点);并以建立配套的考核、评价、管理、激励机制为保障,力求最大限度地激励与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要以教育部建设“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实施学校教学工作“六大重点工程”之一的“教学创新工程”。在对考试方式、内容、评分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在人才培养上实施分层培养和学科交叉培养;在教学建设上理顺各类改革建设项目,着力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规划教材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名师奖、教学成果奖和新增项目上进行培育,力争培育、推广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教改成果。

三要以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依据教育部新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做好新一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工作。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将密切跟踪学界和业界发展变化的前沿,认真总结这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经验与不足,切实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的整合和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

四要以课堂教学改革工程为抓手,成立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区,构建适应多样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制度环境。课堂教学改革工程是“六大重点工程”之一,包括优秀课堂建设项目、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项目和课程评价改革项目。通过建立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区,探索建立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和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制度环境。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创新,改变过去课堂上那种方法单一、气氛沉闷的现象,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五要积极推进教学条件保障工程,保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硬件建设再上新台阶。作为“六大重点工程”之一的教学条件保障工程,首批已立项了“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学设施配套改造与保障机制的建设”和“教学网络化与管理信息化建设”等项目,将在活动教室改造、实验室建设、教学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和共享等方面落实措施,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条件保障。

六要加强教师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的培训,促进教师改革创新能力的养成。在现有基础上,创新培训方法,开展更有吸引力、更具效果的教师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的培训,使教师熟练掌握使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的技能方法;在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大力开展名师示范点评、教学沙龙、说课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通过成立教师工作室、组建教学团队、设立教师合作项目等形式,为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与研究教学搭建平台。

(三)实验设备利用开发不足,实践教学改革尚需深化

1.具体表现

一是实践教学体系虽已成型,但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内涵需要进一步充实,实验项目的设计能力不足,过程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

二是随着实验设备和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利用率不足的问题日渐显现。我校的实验室硬件条件在全省院校中名列前茅,但开放制度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共享度不高,新项目开发不足。

三是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作品)改革尚处于摸索阶段。论文(设计、作品)从选题到形式要求都还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质量和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2.原因剖析

一是由于学校大部分专业是艺术类与文科类专业,较之理工类专业,这两类专业实验教学传统积淀少,内容相对简单,规范化程度低,新实验项目开发不足。较之课堂理论教学,这些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存在着内容成熟度低、管理综合度高、场地需求特殊、组织实施复杂、精力投入大、安全成本高等特点,使实验实践项目的开发和组织实施难度较大。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单个实习基地接纳能力有限,见习实习等环节的组织安排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是学校实验设备总量虽然较高,但是由于广播影视行业数字化发展速度较快,设备升级换代周期较短,致使不少实验仪器因为老化陈旧而难以有效利用。另外,高配置影视设备集成度高、容易受损,实验耗材价格高、消耗量大,这些特点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利用率偏低。

三是实验实习指导教师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学校近年来“双师型”教师数量迅速增长,但缺少必要的激励和引导措施,实验教学教师队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双师型”教师脱离实践岗位时间较长,自身业务能力也存在提升的问题。虽然学校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技术队伍、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但由于岗位选择上重教师、轻实验的习惯性思维和管理机制的不够健全,实验队伍的稳定和进一步充实还不尽如人意。外聘实践教师的素质和数量缺少制度和机制上的保障,无法形成一支稳定的基干力量。

四是校院两级实验室的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开放共享程度还需要提高。各二级学院间实验室的建设不平衡,有的学院实验室数量多,管理能力强,开放程度高,有的学院则实验室建设滞后,数量偏少,开放实验室的措施也不到位。

3.对策与措施

一要实施教学条件保障工程,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实验室和实习场所的利用率。要按照教育部和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要求和标准,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建成4个高水平实验室。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实验室绩效考核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加强实验室的统筹协调,通过整合资源打破学院、专业之间,科研(创作)与教学之间的壁垒,构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若干专业实验室平台,提高实验资源的共享度。强化实验室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

二要坚持以改革的思路破解实践教学中的难题,在规范的基础上坚持创新。根据我校艺术类专业多、门类全的特点,我们提出“一个目标、多种形式、多元标准”的毕业论文(设计、作品)分类指导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将毕业作品与就业招聘联动挂钩、优秀学术论文代替毕业论文等制度创新。改革中尽管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改革的方向总体正确,需要不断总结完善。

三要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更加重视实验教师、实验技术、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采取分类管理,体现激励导向,加强培训培养,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素质好、水平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实验实践教学与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特长,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双师型”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制度建设,聘请行业一线专家担任见习实习的指导教师,探索毕业论文(设计、作品)校内校外双指导教师的模式,逐步建立起一支稳定开放的兼职实验教学队伍。

四要进一步加强与行业的联合,继续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完善实习基地建设,保证校内实习基地质量,利用好易购电视购物频道、下沙高教园区广播电视台、杭州市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我校的优势,重点建设可供多个专业共用的综合性实习基地;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数量,通过定期走访校外实习基地,定期开展产学合作交流活动等形式,密切与实习基地的关系;通过学科建设与科研服务,加大对行业和区域经济的智力支持力度,与行业单位形成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机制。同时,出台《实践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强化绩效考核,保证实习效果。

四、质量管理

(一)教学管理工作重心偏高,教学质量体系有待完善

1.具体表现

一是学校的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虽然健全,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教学管理重心偏高,二级教学管理存在较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个别教学单位教学管理工作滞后,制度执行不力。

二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还有待完善。学校于2010年底出台了《浙江传媒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纲要(试行稿)》,使分散在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得以整合,但这个体系还需要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完善。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需要根据学校的发展情况不断改进。目前对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方法也不够科学;对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还缺乏科学的监控手段和评价方法,对毕业生跟踪评价还不够。

三是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但是教学管理队伍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人员,尤其教学秘书这支队伍年龄较轻、职称偏低,新人较多,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不足;少数教学管理人员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管理规律认识不到位,服务意识也有待提高。

2.原因剖析

一是由于推行校院二级管理的时间不长,二级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个别二级教学单位的积极性、自主性发挥不够;学院对教研室(系)、教学团队和课程组等基本教学单位建设不够重视,使其在教学质量保证中的基础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二是由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时间不长,对落实执行这些规范和质量标准的系统性培训和指导还不够,对部分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规范缺少深入的宣传解读,落实制度的配套措施相对滞后,缺少执行情况的反馈。

三是由于办学规模的增加,教学秘书的队伍增长快。其中新增教学秘书多数为刚从学校毕业的新人,需要一个职业适应期,学习和熟悉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积累工作经验;而学校发展速度快,建设任务重,使得他们忙于日常繁重的教学管理事务,缺少理论学习,缺少思考研究。

3.对策与措施

一要落实《浙江传媒学院教学工作二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校院两级的责权利,提高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自主权。发挥校级职能部门的计划、指导、协调、监督、服务功能,加强对二级学院的宏观调控,加大对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的考核力度。二级学院要明确基本职责,建章立制,保证运行;立足长远谋划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的事业氛围,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二要以评建工作强化质量意识,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通过迎评促建工作激发全员重视质量、一切为教学服务的意识。对照评估指标,审视质量保证体系的薄弱之处,在执行质量保证体系过程中,根据执行情况和反馈进行检验、修正、完善。设置质量监控办公室,专门负责教学质量保证和监管,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上确保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充实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校院二级督导队伍,提高领导干部、学科专家、教学督导、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多维度的质量监控主体的参与度。 

三要根据学校两地办学的实际,及时研究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跨校区管理的新机制,在制度设计上兼顾规范和特色,在资源配置上坚持优化整合、统筹安排,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努力实践条块结合、统分有度的新型教学管理机制。

四要结合学校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激励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研究,参与到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实践中,进一步熟悉教育教学和管理规律。要加大教学管理类教改项目的立项力度,组织教学管理人员深入教学工作一线调研,结合岗位实际开展研究和实践,在进行理论研究提升认识水平的同时,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五要通过评优、培训、创先争优活动等多种渠道,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开展“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学秘书评选、文明单位考核等评优活动,树立先进形象,激励教学管理人员爱岗敬业。坚持行之有效的培训形式,组织教学院长暑期教学研讨会、教学秘书培训会等,开展针对性强、质量较高的培训;利用海外发展培训工程,组织教学管理干部到国外相关院校学习培训;增加教学秘书到校外学习培训的机会,拓宽管理视野。将系统的理论培训与实际工作技能的培训相结合,通过经验研讨、交叉检查等形式,加强各二级学院间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结合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岗位承诺,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五、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一)校园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风建设还需标本兼治

1.具体表现

一是学风建设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管理制度上还存在政出多门、合力不够的现象;部分干部和教师对学风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全员育人、齐抓共管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

二是课堂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存在着旷课、迟到、不认真听讲等现象;少数教师教学管理松懈,致使部分课堂教学秩序不良,教学效果欠佳;少数课程学生考试及格率偏低。

三是与校园艺术氛围相比,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校的艺术类专业较多,几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礼仪文化和晚会文化,先后在全国和浙江省的各类大赛中获奖。作为一所大学,我们也清醒看到虽然学校课外文体活动数量众多,但是活动的质量和品位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术氛围与艺术氛围呈现明显的不均衡。

2.原因剖析

一是对学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少足够的认识,习惯于运动式的治理,习惯于“单兵”作战,满足于阶段性成果,对如何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往往只是停留于思考层面上,缺少有效举措。全校上下普遍存在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对存在的学风问题先后多次重点整治,但是仍存在起伏波动现象。在日常管理中,学工、教务、团委联动不够,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

二是教风影响学风,部分教师教书育人意识不足,率先垂范的作用发挥不够,对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认识不到位,“教是我的事,学是你的事”的想法在一些教师中有一定市场只重教书不重育人。缺乏有效的课堂管理,部分青年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不足;一些教师不重视教学内容的研究,不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不重视师生互动,习惯于照本宣科或者多媒体“拉洋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是由于生源结构多元化造成学生之间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上差异较大,大量的艺术类学生一方面使得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校园艺术氛围浓厚,另一方面各种文艺活动客观上冲淡了校园的读书氛围,一些大型活动对正常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学校缺少主动引领和扶持培育机制,一些高品位的学术讲座和沙龙难成气候;教师的缺位使得这些活动与专业学习结合度不够高。

四是由于开放包容的大学校园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生活多元化和网络化的影响,这些海量的信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价值取向、学习行为等方面,少数学生在网络中迷失自我,学习缺乏动力,自主学习意识较差。

3.对策与措施

一要全面启动学生工作“八大工程”,构建上下联动、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实施“八大工程”中的“新生成才设计工程”和“大学生基础文明修身工程”鼓励学生开展读书修身活动,树立远大理想教育,从学生主体激发其内在学习成才动力,推动学风建设;通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学风示范工程”和“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通过“校内教务学工联动促学工程”建立和修订一批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制度;通过“校外三联促学工程”即学校与家长联动、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动、学校与校友联动,充分挖掘学生家长、媒体、校友等校外资源,促进学风建设。

二要从教风建设入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实施“合格课堂”、“优秀课堂”评比,与课程建设项目有机结合。要重视教风对学风的影响作用,通过教风建设促进学风建设,以教风带学风,大力提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教风影响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形成求真务实的学风。重点解决课堂教学的教风和学风问题,将学生的到课率、听课专注度、作业完成情况和课程考试情况作为衡量课堂教学学风的四个主要指标,学校所有课程必须通过合格课堂考评,各级各类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必须达到一定比例的优秀课堂。把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的工作业绩评价挂起钩,同时把班级的学习情况与学生的评优评奖结合起来。

三要结合专业教学抓学风,大力推进各种教师工作室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为学生社团配备指导教师,以“博士讲坛”、“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等精品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以中广协会媒介素养研究基地、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暑期思政社会实践等为平台,创建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专业调研社会、服务社会的专业实践氛围,构建“特色鲜明、品位高雅、内涵深刻、独具风格”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四要通过“学风建设年”活动,解决我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层面抓引导、抓教育。通过编制《学生学习指导手册》,完善学生学业评价办法,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营造浓厚的“敬业、博学、求真、创新”的学习型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二级学院层面抓课堂、抓考试。使第一课堂成为体现优良学风的窗口,明确教师是课堂教学组织的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规范学生课堂行为;深入开展考风考纪教育,把考风建设与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学风建设的全过程,把考风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班级层面方面抓检查、抓落实。各班级辅导员、班主任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学习纪律检查活动,强化学生日常管理,特别是课堂管理,做好考勤登记统计工作,每周定期公布考勤情况,逐步纠正并杜绝在学生中存在的散漫、懒惰和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以“我为何而学习”、“我如何学习”和“作弊可耻”为主题的活动,增强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

五要扎实推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工程,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工程是“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提出的“六大重点工程”之一,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实纲要提出的“人人成才”观念。要积极研究新时期学风建设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凝聚青年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的建设,通过朋辈教育、体验式教育等增强学风建设的张力,形成广大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成长成才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的局面。